在明中期一代改革領袖張居正去世後,萬曆皇帝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,從此擺脫了束縛和限制,開始不理朝政,也不祭祀天地,宗廟,也不接見大臣,不看奏章。一直過著腐朽糜爛的生後。
不過就在張居正死後的第二年,一位任職建州左衛都指揮使的努爾哈赤開始起兵,經過不斷征戰統一了建州三衛,隨後又奪取了長白山三部的統治權,從此逐漸統一了建州的女真部落。
說起女真部落,要追溯到最近的北宋時期,女真完顏部落建立的金朝,從東北攻入黃河流域,但還是留了一部分在東北老家。到了明代初年,這些留在東北的部落被分為海西,建州,東海三個部落。在三部落中,東海部落相對於比較落後,還處在氏族社會,以射獵為生,逐水草而居。其他兩個部落都開始進到了奴隸制社會,主要以畜牧和農耕為主。
在明朝時期,建州部落主要生活在長白山北部,牡丹江流域。到永樂年間,一直受到東海部落的迫害,逐漸南遷,就在今天的遼寧省新賓縣一帶定居了下來。藉此機會,加強了同漢,蒙和朝鮮等地的貿易往來,也在不斷學習漢族的農業生產和煉鐵記述,使農牧業有了長足發展,這時的社會生產力也得到了顯著的發展。
明王朝建立後,在東北設置官署,稱為衛所。洪武四年,朱元璋在遼陽設立定遼都衛,四年之後改為遼東都指揮使司。永樂年間,又設置了建州三衛,分別是建州衛,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,實際上這是一種民族自治的統治形式,以封部落酋長為衛所指揮使,來管理地方事務。
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就是建州左衛的指揮使,而在1559年努爾哈赤出生在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的赫圖阿拉城,他的父親塔克世也是當時的建州左衛指揮使。在1583年,建州女真中的阿台部落不斷侵擾明朝邊境,這時明朝總兵李成梁率兵去攻打阿台部駐地古勒寨。而阿台的妻子就是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的孫女。聽說孫女婿被圍困,覺昌安和塔克世匆忙趕過來,想要勸說阿台投降。但是,明軍在圖倫城城主尼堪外蘭的帶領下,用計謀打開城門,明軍沖了進來,在混戰中,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均被殺害。
努爾哈赤聽到了這個消息後,便隻身去責問明朝的官員,為了安撫他的情緒,明王朝派人向其謝罪,不但送回了父親和祖父的遺體,還賞賜萬兩白銀,還封努爾哈赤為建州左衛指揮使,並賜予「龍虎將軍」的稱號。
這個時候的努爾哈赤還很勢單力薄,不足以於明軍抗衡,但卻敢率領100人的團隊去攻打尼堪外蘭的圖倫城。結果是尼堪外蘭戰敗,棄城逃跑,從此努爾哈赤名聲大震,開始了統一女真各部的進程。在1619年,海西女真各部全部被努爾哈赤收服。
這個時候,努爾哈赤一邊征討一邊安撫的策略,終於在1625年,統一的女真各部。在此統一各部的過程中還建立和完善了一種獨創的政治軍事制度–八旗制度。
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在1601年創立,是以300人為1牛錄,5個牛錄為1甲喇,5甲喇為1旗,設有黃,白,紅,藍四旗,後又來增加了鑲黃,鑲紅,鑲白,鑲藍四旗,一共八旗,即"八旗制度"。制度規定只要滿族成員則必須「出則為兵,入則為民。」所以這是一種集軍事,社會為一體的組織形式。正因如此,滿族勢力逐漸變得強大起來,到了皇太極期間又增設了「蒙古八旗」和「漢軍八旗」,到了入關後,生產職能逐步削減,成為專業性的軍事組織,成為鞏固清朝統治的的工具;但到了清朝中後期,軍事職能也日趨削減,當然清朝滅亡後,八旗制度隨即瓦解。
因八旗制度而逐漸強大的女真族,終於在萬曆四十四年,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,國號為「金」,自己稱「汗」,建元天命。1618年,努爾哈赤以「七大恨」祭告天地宣布不承認與明朝的藩屬關係,起兵反明。從此,開始了與明朝長達20多年的戰爭。也為後來皇太極建立清朝,多爾袞率兵攻入北京,統治中國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努爾哈赤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後金汗國的
在明中期一代改革領袖張居正去世後,萬曆皇帝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,從此擺脫了束縛和限制,開始不理朝政,也不祭祀天地,宗廟,也不接見大臣,不看奏章。一直過著腐朽糜爛的生後。
不過就在張居正死後的第二年,一位任職建州左衛都指揮使的努爾哈赤開始起兵,經過不斷征戰統一了建州三衛,隨後又奪取了長白山三部的統治權,從此逐漸統一了建州的女真部落。
說起女真部落,要追溯到最近的北宋時期,女真完顏部落建立的金朝,從東北攻入黃河流域,但還是留了一部分在東北老家。到了明代初年,這些留在東北的部落被分為海西,建州,東海三個部落。在三部落中,東海部落相對於比較落後,還處在氏族社會,以射獵為生,逐水草而居。其他兩個部落都開始進到了奴隸制社會,主要以畜牧和農耕為主。
在明朝時期,建州部落主要生活在長白山北部,牡丹江流域。到永樂年間,一直受到東海部落的迫害,逐漸南遷,就在今天的遼寧省新賓縣一帶定居了下來。藉此機會,加強了同漢,蒙和朝鮮等地的貿易往來,也在不斷學習漢族的農業生產和煉鐵記述,使農牧業有了長足發展,這時的社會生產力也得到了顯著的發展。
明王朝建立後,在東北設置官署,稱為衛所。洪武四年,朱元璋在遼陽設立定遼都衛,四年之後改為遼東都指揮使司。永樂年間,又設置了建州三衛,分別是建州衛,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,實際上這是一種民族自治的統治形式,以封部落酋長為衛所指揮使,來管理地方事務。
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就是建州左衛的指揮使,而在1559年努爾哈赤出生在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的赫圖阿拉城,他的父親塔克世也是當時的建州左衛指揮使。在1583年,建州女真中的阿台部落不斷侵擾明朝邊境,這時明朝總兵李成梁率兵去攻打阿台部駐地古勒寨。而阿台的妻子就是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的孫女。聽說孫女婿被圍困,覺昌安和塔克世匆忙趕過來,想要勸說阿台投降。但是,明軍在圖倫城城主尼堪外蘭的帶領下,用計謀打開城門,明軍沖了進來,在混戰中,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均被殺害。
努爾哈赤聽到了這個消息後,便隻身去責問明朝的官員,為了安撫他的情緒,明王朝派人向其謝罪,不但送回了父親和祖父的遺體,還賞賜萬兩白銀,還封努爾哈赤為建州左衛指揮使,並賜予「龍虎將軍」的稱號。
這個時候的努爾哈赤還很勢單力薄,不足以於明軍抗衡,但卻敢率領100人的團隊去攻打尼堪外蘭的圖倫城。結果是尼堪外蘭戰敗,棄城逃跑,從此努爾哈赤名聲大震,開始了統一女真各部的進程。在1619年,海西女真各部全部被努爾哈赤收服。
這個時候,努爾哈赤一邊征討一邊安撫的策略,終於在1625年,統一的女真各部。在此統一各部的過程中還建立和完善了一種獨創的政治軍事制度–八旗制度。
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在1601年創立,是以300人為1牛錄,5個牛錄為1甲喇,5甲喇為1旗,設有黃,白,紅,藍四旗,後又來增加了鑲黃,鑲紅,鑲白,鑲藍四旗,一共八旗,即"八旗制度"。制度規定只要滿族成員則必須「出則為兵,入則為民。」所以這是一種集軍事,社會為一體的組織形式。正因如此,滿族勢力逐漸變得強大起來,到了皇太極期間又增設了「蒙古八旗」和「漢軍八旗」,到了入關後,生產職能逐步削減,成為專業性的軍事組織,成為鞏固清朝統治的的工具;但到了清朝中後期,軍事職能也日趨削減,當然清朝滅亡後,八旗制度隨即瓦解。
因八旗制度而逐漸強大的女真族,終於在萬曆四十四年,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,國號為「金」,自己稱「汗」,建元天命。1618年,努爾哈赤以「七大恨」祭告天地宣布不承認與明朝的藩屬關係,起兵反明。從此,開始了與明朝長達20多年的戰爭。也為後來皇太極建立清朝,多爾袞率兵攻入北京,統治中國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